English

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现转机

巴以美戴维营三方首脑会晤
2000-07-2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

僵持了9天的巴以美戴维营会谈出现了戏剧性变化。19日晚,美国白宫发言人刚刚宣布三方首脑会晤已无果而终,克林顿却又宣布在他赴日参加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期间,阿拉法特和巴拉克将继续留在戴维营举行会谈。

巴以美戴维营三方首脑会晤于7月11日开始,原定19日结束。然而9天的会谈未能弥合巴以在耶路撒冷主权等关键问题上的巨大分歧。

去年9月,巴以达成的《沙姆沙伊赫备忘录》规定,双方将于今年9月13日结束最终地位谈判,并签订永久性和约。然而,举行了37轮谈判之后,双方在耶路撒冷地位、巴难民回归、犹太人定居点、边界划分、水资源分配等关键问题上的分歧依旧。今年5月24日,以色列被迫单方面撤出黎巴嫩后,巴勒斯坦深受鼓舞。7月3日,巴解中央委员会全会决定,不管巴以谈判的结果如何,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都将在9月13日成立。

巴以和谈长期僵持,巴方宣布要单方面建国,以方则威胁要收回自治区,矛盾激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。面对这种形势,将于明年1月卸任的克林顿虽对戴维营会谈能否成功并无充分把握,但仍然下定决心举行首脑会议,以求打破僵局。因为,中东的稳定事关美国的战略利益,由于巴以双方已充分了解彼此的谈判底线,只有双方领导人直接会晤,才有可能打破谈判僵局、取得历史性突破。

戴维营会谈实际上是巴以美三方战略利益的谈判。巴以都指望美国为中东和谈提供巨额经济援助。当年,美国为了促成埃以和约,花费了200多亿美元,不言而喻,美国得到的战略利益自然更多。现在,巴建国要求美方援助400亿美元,其中200亿美元用于补助难民。以色列要求170-400亿美元援助用于撤军安排。落实这两笔巨款是戴维营会谈成功的经济保障。卸任在即的克林顿能否说服国会落实这笔美元承诺,前景并不乐观。

巴拉克和阿拉法特都面临来自内部的巨大压力。为了争取国内民众支持,巴拉克重申和谈的5点底线:统一的耶路撒冷主权属以色列、不接受1967年边界、保留绝大部分犹太定居点、西岸不许驻外国军队、拒绝巴难民回归。阿拉法特则强调巴和谈底牌是:收回全部1967年被占领的土地、建立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国、拆毁全部定居点、难民回归。

以巴的谈判底线似乎水火不相容。戴维营会谈却要努力在不可能中达成折中方案,这便是克林顿面临的另一考验。克林顿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两条:一是以“土地换土地”,解决领土问题,即以色列撤出80%的西岸地区,另外的15%租借若干年,拆除零散定居点,其余定居点则用别处的土地换取;二是“扩大概念”,解决耶路撒冷问题,即扩大耶城面积,分为东西两部分,巴以双方各得部分主权。

但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巴以之间,耶路撒冷等问题事关整个伊斯兰世界。阿拉法特称,即便就耶城地位问题达成协议,他也不会马上签字,他必须征求沙特、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意见,因为,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的圣地。而难民问题事关所有与以色列相邻的国家,它们自然也要求有发言权。难怪克林顿叹道,戴维营会谈是他遇到的最困难、最复杂的谈判。

一个世纪的巴以民族冲突,不可能在数天内解决,但双方达成原则协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。

(本报特拉维夫7月20日电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